9/21:倫敦塔、聖保羅大教堂、戰爭博物館
早就聽聞倫敦塔血腥的名聲,很多人在此喪命或遭關押,例如伊莉莎白一世在她姐姐瑪麗一世統治期間曾被監禁;電影《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yne Girl 裡亨利八世的安妮皇后因叛國罪而在此被砍頭;在二次大戰期間,監禁希特勒的副手魯道夫˙赫斯,也是納粹黨的副黨魁,在倫敦塔被關到大戰結束。
倫敦塔除了監獄或刑場外,還兼具堡壘、國庫、鑄幣廠、辦公室等等作用,所以少不了侍衛,也就是Beefeater(指御前侍衛),現在倫敦塔裡還可以看到這項傳統,能夠擔任這樣的職位是相當榮譽的,他們身穿黑底紅邊的制服,頭戴小禮帽,看起來很像在拍片現場,倫敦塔由他們管理,他們也兼具導遊的功能,會有定時的介紹導覽。
另外一項還繼續保留的傳統是塔內有養渡鴉(raven, 就是外國小說中常常被抓來送信的,跟烏鴉crow是親戚),傳說倫敦塔中只要有這些鳥存在,英格蘭就不會受侵犯。
塔內有引渡犯人的水道:叛國者之門(Traitor’s Gate),水道對面就是血腥塔(Bloody Tower)。之所以叫做血腥塔,是因為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幼子失蹤,多年找不到,直到偶然有人在階梯內牆裡發現兩具小孩的骸骨,懷疑就是失蹤的兩個小王子,之後陸陸續續傳出有人在塔中看到小孩子的鬼魂在玩耍(恐怖喔~~)。其他許多貴族在被判死刑前也都曾被關在這座塔中。
國王的禮拜堂。
白塔是整個堡內的主建築。
很多動物的裝置藝術,因為之前塔內也有養動物。
在Wakefield Tower有展示以前逼供的刑具。
倫敦塔內還有展示現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登基時進行加冕用的王冠和權杖,非常的華麗,可惜這個館內不能拍照。
對了,記得租一台語音導覽,好用!但記得不要太靠近圍牆邊邊,因為走啊走,看到圍牆邊有道門,望出去就是倫敦橋了,而且視角很好,讓人忍不住就是想要拍幾張照,接著語音導覽機警鈴大作!然後只好一臉尷尬往回走去租借台,問說這個為什麼壞掉了?工作人員說:「啊,因為很多人都要從那道門出去拍照,導覽器會感應超出範圍了。」(OS: 真是太聰明的機器惹。)
其他館內的收藏。
出了倫敦塔,對面有間紀念品店,架上的書看的出來這些王室成員完全是一般茶餘飯後的焦點,想想他們也挺累的,出門不能隨便穿、臉上長顆痘痘出門還會被小報虧、一堆不認識的人拿自己開始禿的頭作文章。
聖保羅大教堂,老實說,看教堂看這麼多間,已經有點彈性疲乏,加上我比較喜歡哥德式尖尖建築,所以對這種大圓頂的巴洛克式建築沒什麼fu,但不可否認的,這座大教堂在二次大戰期間是英國人的精神指標,稍後在"戰爭博物館"中的一份舊報紙頭版得到印證,斗大標題寫著「聖保羅大教堂在戰火中屹立不搖!」外觀還是相當雄偉,另外教堂內不能拍照。
在倫敦幾乎每天都搭地鐵趴趴走,相當方便,但因為歷史有點久,所以地鐵站內有些斑駁,跟電影《納尼亞傳奇》中一模一樣,有些陳舊。
來到我在英國的最後一個景點戰爭博物館,一到門口就看到花園裡停駐著巨砲,我對作戰的機型不熟悉,來這邊純粹想要看有關於二次大戰納粹相關的展覽,許多電影都在描寫這段歷史,人性黑暗的程度到無法想像,電影《帝國毀滅》、《英雄教育》、《辛德勒的名單》。
有一個廳撥放近代戰爭的紀錄片,有些過於血腥還特別黑白處理,一樓擺放了很多以前的槍砲彈藥,天花板吊掛許多舊型戰鬥機,走廊上也有些重要的簡報,也有圖書室擺放相關戰爭書籍。
有個主題館是展覽間諜怎麼工作和相關的小道具,不過看下來的展方重點是:當間諜並不好玩,好萊塢的007是騙人的。
而納粹和德國相關的主題展,則撥放了一些紀錄片,解釋納粹黨的崛起,和遭到希特勒迫害的猶太人民歷史和解釋西方國家對於猶太人的排擠可能因素。展覽內最令人震撼的是一堵裝了當時猶太人脫下來的鞋子的透明牆,這有多少罹難者!還有一些納粹醫師做人體實驗用的器具。看完整個展覽,真的很難想像當時被納粹盯上的人們是活在多大的陰影下。聯想到德國達浩集中營門上寫著一行Arbeit Macht Frei(工作帶來自由)的字句,在不同的地方,這些人有著同樣悲哀的命運。
出了館外,頓時覺得海闊天空,就如電影結尾,花朵同樣嬌豔。
回到豪華的King's Cross王十字車站,這個每天必經過的點。
隔天,早上5點起床趕搭飛機回家啦!這回飛機總算準點,終於踏進杜拜機場,來杜拜工作的外國人很多,免稅店櫃員許多是大陸人,但這裡真是我逛過最沒東西可逛的機場了,但定時有撥放回教敬拜的歌聲並且有大駱駝,很有異國風情。